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是什么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是指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蛋白尿或水肿等症状的妊娠期特有疾病,可能发展为子痫前期或子痫,需及时干预。
1、病因机制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与胎盘血管发育异常、母体免疫调节失衡有关。胎盘缺血缺氧导致血管活性物质释放,引发全身小动脉痉挛,进而出现血压升高。部分患者存在血管内皮损伤,表现为蛋白尿和水肿。
2、典型症状
主要表现包括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的持续性高血压,随机尿蛋白≥0.3g/24小时或尿蛋白定性≥1+。部分患者伴随头痛、视力模糊、上腹疼痛等子痫前期征兆。
3、高危因素
初产妇、多胎妊娠、肥胖、慢性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者发病风险较高。年龄超过35岁或既往有子痫前期病史的孕妇更需加强监测。
4、诊断方法
通过定期产检测量血压、尿常规检测蛋白尿进行筛查。必要时进行血液检查评估肝肾功能、血小板计数,超声监测胎儿生长发育及脐动脉血流情况。
5、干预措施
轻症患者可采用休息、低盐饮食等生活方式管理,中重度患者需遵医嘱使用甲基多巴片、拉贝洛尔片等降压药物。出现子痫前期症状时需住院治疗,必要时终止妊娠。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孕妇应保证每日8-10小时睡眠,采取左侧卧位改善胎盘供血,每日钠盐摄入控制在3-5克,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禽蛋,每周监测体重变化不超过0.5公斤,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定期进行胎心监护和尿蛋白检测,出现头晕目眩或持续上腹痛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