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型感冒的症状及治疗
肠胃型感冒主要表现为胃肠不适伴呼吸道症状,可通过调整饮食、补液、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常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低热乏力等,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
1、恶心呕吐
病毒刺激胃肠黏膜导致胃排空延迟,可能伴随头痛头晕。轻度呕吐可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严重呕吐需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或盐酸昂丹司琼片止吐。呕吐期间建议暂时禁食4-6小时。
2、腹痛腹泻
肠道蠕动异常引发脐周阵发性绞痛,大便呈水样或稀糊状。可热敷腹部缓解痉挛,腹泻严重时使用蒙脱石散或口服补液盐。避免摄入乳制品和高纤维食物。
3、低热乏力
体温多在37.5-38.5℃之间,与病毒血症有关。物理降温可选择温水擦浴,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保证每日睡眠8-10小时。
4、呼吸道症状
约半数患者出现鼻塞咽痛,与鼻病毒等感染相关。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可缓解鼻塞,咽痛可含服西地碘含片。保持室内湿度50%-60%。
5、食欲减退
胃肠功能紊乱导致消化酶分泌减少。恢复期从米汤、藕粉等流食开始,逐步过渡到馒头、面条等低脂饮食。可短期补充复合消化酶胶囊。
患病期间需注意补充水分,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可饮用加少量食盐的米汤或苹果汁。恢复期2-3天内避免油腻、辛辣及生冷食物,选择清蒸鱼、炖蛋等易消化蛋白。保持餐具消毒,饭前便后规范洗手。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血便、持续高热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