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假是怎么形成的
例假是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并伴随出血的生理现象,主要由卵巢激素调控的月经周期引起。月经周期的形成涉及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协同作用、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激素水平波动、卵泡发育与黄体形成、子宫内膜脱落与修复等机制。
1、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协同作用
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刺激垂体释放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这两种激素调控卵巢中卵泡的发育及雌激素、孕激素的分泌。该轴系的反馈调节是月经周期启动的核心,任何环节异常均可能导致月经紊乱。
2、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
雌激素促进子宫内膜增生期增厚,孕激素诱导分泌期转化形成疏松基质。若未受孕,黄体萎缩导致激素水平下降,子宫内膜功能层螺旋动脉收缩引发组织缺血坏死,最终脱落形成月经血。
3、激素水平波动
月经周期中雌激素呈现双峰曲线,排卵前达第一峰值促进LH峰,排卵后与孕激素共同形成第二峰值。激素撤退性下降直接触发前列腺素释放,引起子宫收缩促进内膜脱落。
4、卵泡发育与黄体形成
原始卵泡经初级、次级阶段发育为成熟卵泡并排卵,残留卵泡膜细胞转化为黄体。黄体分泌孕激素维持内膜稳定性,14天后自发退化形成白体,标志着月经来潮的开始。
5、子宫内膜脱落与修复
功能层内膜崩解时,基底层保留的腺体上皮和基质细胞迅速增殖修复创面。月经血含纤维蛋白溶解酶故不凝固,正常持续3-7天,出血量20-80毫升为生理范围。
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激素平衡,建议经期避免剧烈运动与寒凉饮食。若出现周期紊乱、经量异常或严重痛经,应及时就医排查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病理因素。日常可记录月经周期变化,摄入富含铁和维生素B族的食物预防贫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