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小儿灌肠的方法是什么

12428次浏览

小儿灌肠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灌肠药物,然后将药物放到注射器当中,并且用稀释溶液对药物进行稀释。接下来要对软管进行润滑,润滑完成之后就可以灌肠了。灌肠操作完成家长要掐住孩子的两边屁股,并保持侧卧位休息。

小孩子的身体抵抗力较弱,患上各种疾病的几率较大。可以考虑口服药物治疗,也可以通过灌肠的方式来治疗,让药物直接被肠粘膜吸收。那么小儿灌肠的方法是什么?

1、选择合适的灌肠药物

小儿灌肠是采取直肠静脉吸收药物的方式来达到治疗目的,在灌肠之前应该先明确孩子的病情,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灌肠药物。将药物研制成粉末状,这样会变成比较好吸收的状态,可以确保灌肠的效果更好。

2、将药物放入注射器

药物准备好之后,要将其放在准备灌肠用的注射器当中。

3、对药物进行稀释

接下来需要准备能够稀释药物的溶液,将这些溶液放在灌肠用的注射器当中,使药物能够稀释,并且达到全部溶解的状态。

4、润滑后灌肠

准备一根软管,用石蜡油或者是相应的润滑剂进行润滑,然后将其插到注射器,把软管的另一头插入到孩子的肛门当中,缓慢将药物推入直肠,使其能够快速吸收。

5、掐住两侧屁股

灌肠的操作结束之后,家长要根据医生的嘱咐掐住孩子两次的屁股,这样可以避免孩子用力把药物排出体外,降低疗效。

6、侧卧位休息半小时

做完灌肠治疗后的半个小时之内,家长要让孩子保持侧卧位休息。不要下地活动,这样做可以促进药物更好的吸收,防止大量浪费。

相关推荐

肠粘连是怎么引起的
肠粘连可能是损伤因素导致的,如手术后遗症、腹部创伤,也可能是炎症因素导致的,如腹腔内炎症、结核性腹膜炎。具体分析如下:
肠粘连腹痛时怎么办
肠粘连腹痛时可通过饮食调整、热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肠粘连通常由腹部手术、腹腔感染、腹部外伤、炎症性疾病、先天性因素等原因引起。
肠粘连手术后为什么大便变细了
肠粘连手术后大便变细可能与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瘢痕形成或饮食结构改变有关。主要有术后肠道水肿、瘢痕组织压迫、肠蠕动减弱、饮食纤维不足、吻合口狭窄等原因。建议观察伴随症状,必要时复查肠镜或影像学检查。
肠粘连的治疗方法
肠粘连可通过生活干预、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肠粘连通常由腹部手术、腹腔感染、腹部外伤、炎症性肠病、先天性因素等原因引起。
轻微肠粘连怎么办
轻微肠粘连可通过饮食调整、适当运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轻微肠粘连可能与腹部手术、腹腔感染、腹部外伤、先天性发育异常、炎症性肠病等因素有关。
如何正确看待肠粘连
正确看待肠粘连,可以通过肠粘连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肠管与肠管之间,肠管与腹膜之间引发的不正常粘附。肠黏连带发病期间会导致患者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停止排便排气等现象。如果想进一步确诊,可以到正规的医疗机构,通过腹平片以及腹部CT等影像学进行判断。一旦确诊为肠粘连,需要禁食禁水,然后对胃肠进行减压治疗,另外一定要及时补充液体,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同时还需要服用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1:16

2021-06-07

103817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