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小儿灌肠的方法是什么

12300次浏览

小儿灌肠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灌肠药物,然后将药物放到注射器当中,并且用稀释溶液对药物进行稀释。接下来要对软管进行润滑,润滑完成之后就可以灌肠了。灌肠操作完成家长要掐住孩子的两边屁股,并保持侧卧位休息。

小孩子的身体抵抗力较弱,患上各种疾病的几率较大。可以考虑口服药物治疗,也可以通过灌肠的方式来治疗,让药物直接被肠粘膜吸收。那么小儿灌肠的方法是什么?

1、选择合适的灌肠药物

小儿灌肠是采取直肠静脉吸收药物的方式来达到治疗目的,在灌肠之前应该先明确孩子的病情,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灌肠药物。将药物研制成粉末状,这样会变成比较好吸收的状态,可以确保灌肠的效果更好。

2、将药物放入注射器

药物准备好之后,要将其放在准备灌肠用的注射器当中。

3、对药物进行稀释

接下来需要准备能够稀释药物的溶液,将这些溶液放在灌肠用的注射器当中,使药物能够稀释,并且达到全部溶解的状态。

4、润滑后灌肠

准备一根软管,用石蜡油或者是相应的润滑剂进行润滑,然后将其插到注射器,把软管的另一头插入到孩子的肛门当中,缓慢将药物推入直肠,使其能够快速吸收。

5、掐住两侧屁股

灌肠的操作结束之后,家长要根据医生的嘱咐掐住孩子两次的屁股,这样可以避免孩子用力把药物排出体外,降低疗效。

6、侧卧位休息半小时

做完灌肠治疗后的半个小时之内,家长要让孩子保持侧卧位休息。不要下地活动,这样做可以促进药物更好的吸收,防止大量浪费。

相关推荐

肠粘连为什么腹部老是有气块乱窜
肠粘连患者腹部出现气块乱窜可能与肠道蠕动受限、气体排出不畅有关。肠粘连通常由腹部手术、腹腔感染、外伤等因素引起,肠道正常蠕动受阻后,气体容易在局部积聚形成气块,随肠道不规则收缩出现移动感。
如何正确看待肠粘连
正确看待肠粘连,可以通过肠粘连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肠管与肠管之间,肠管与腹膜之间引发的不正常粘附。肠黏连带发病期间会导致患者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停止排便排气等现象。如果想进一步确诊,可以到正规的医疗机构,通过腹平片以及腹部CT等影像学进行判断。一旦确诊为肠粘连,需要禁食禁水,然后对胃肠进行减压治疗,另外一定要及时补充液体,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同时还需要服用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1:16

2021-06-07

103817次收听

肠粘连自己能恢复吗
肠粘连通常不能自行恢复,肠粘连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饮食调整,多喝水,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使用泻药等适当的药物或手术治疗以帮助患者康复;上述治疗方法的具体应用可能会因个人体质,具体情况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十二指肠粘连的原因
十二指肠粘连属于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外科疾病,而想要有效避免该疾病的发作的话,首先就应该了解该病症发作的原因才能够做出正确的预防措施。目前导致自身发作十二指肠粘连这种疾病的原因主要有手术因素、炎症疾病、肿瘤以及腹部创伤等。
手术后形成肠粘连的原因
手术之后之所以会形成肠粘连,很有可能是因为手术造成了腹膜缺损或者是手术之后腹腔内残留了某种异物,再就是腹腔内残有血肿或者是发生了感染。除此之外,手术后没有尽早下床活动也会导致肠粘连。
肠粘连的症状是什么
如果说肠道遭受的损伤或者有炎症刺激,就可能会形成肠粘连,它有轻度、重度和重症之分。轻度肠粘连一般没有什么症状表现,只有饭后才会感觉腹胀腹痛;重度肠粘连主要的症状就是腹痛腹胀,排气不畅,大便干燥等;重症患者肠粘连面积大,大便非常干燥,而且还有可能伴随肠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