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痱子是怎么回事
热痱子通常由汗液排出不畅、皮肤表面细菌感染、高温高湿环境刺激、衣物摩擦刺激、皮肤屏障功能较弱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痱子粉、穿着透气衣物、避免高温环境、局部冷敷等方式缓解。
1、汗液排出不畅
汗腺导管堵塞会导致汗液滞留形成热痱子。这种情况多见于婴幼儿和肥胖人群,因汗腺发育不完善或皮肤皱褶处汗液蒸发困难。建议每日用温水清洁皮肤皱褶部位,避免使用油脂类护肤品堵塞毛孔。
2、皮肤表面细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微生物繁殖会加重热痱子炎症反应。表现为红色丘疹伴瘙痒,可能发展为脓疱。可使用炉甘石洗剂外涂,严重时需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菌药物。
3、高温高湿环境刺激
夏季或热带地区更易发生热痱子。环境温度超过32摄氏度、相对湿度大于70%时,汗液蒸发效率下降。建议使用空调调节室温至26-28摄氏度,必要时使用除湿机控制湿度。
4、衣物摩擦刺激
化纤材质衣物不透气且摩擦皮肤会诱发热痱子。选择纯棉或竹纤维等透气面料,婴幼儿衣物应避免过多装饰物。已出现热痱子时应避免搔抓,可剪短指甲防止继发感染。
5、皮肤屏障功能较弱
特应性皮炎患者或老年人皮肤屏障受损更易出现热痱子。这类人群需加强保湿护理,沐浴后及时涂抹含神经酰胺的润肤乳,避免使用碱性洗浴产品。
预防热痱子需注意环境通风降温,每日清洁后轻轻拍干皮肤,避免用力擦拭。婴幼儿可适当增加每日洗澡次数,水温控制在37-38摄氏度。选择不含滑石粉的婴幼儿专用痱子粉,使用时避开眼周和呼吸道。出现大面积化脓性热痱子或伴随发热时,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日常可准备冷藏的生理盐水纱布用于局部冷敷,每次敷5-10分钟缓解瘙痒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