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贴的使用方法
褥疮贴的使用方法主要包括清洁创面、测量大小、粘贴敷料、定期更换四个步骤。使用前需确认创面无感染、无坏死组织,并根据褥疮分期选择合适类型的敷料。
1、清洁创面
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伤口清洁液冲洗创面,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新生组织。存在渗出液时可用无菌纱布蘸取清理,禁忌使用碘伏等刺激性消毒剂。若创面有黄色坏死组织或黑痂,需先由医护人员进行清创处理。
2、测量大小
用无菌尺测量创面最长径和最短径,选择比创面边缘大2-3厘米的敷料。深度超过1厘米的褥疮需选用藻酸盐等填充型敷料,浅表创面可使用透明薄膜敷料或水胶体敷料。
3、粘贴敷料
揭开背衬纸后将敷料中心对准创面,由中间向四周抚平避免褶皱。泡沫敷料需保持有孔面朝向皮肤,水胶体敷料粘贴后需用手掌按压10秒增强粘性。关节部位使用时可用弹性绷带辅助固定。
4、定期更换
透明敷料每3-5天更换,渗出较多时每日更换。更换时观察创面颜色、气味及渗出液性状,出现脓性分泌物或周围皮肤红肿需就医。夜间可配合使用减压床垫,翻身频率保持2小时一次。
长期卧床患者需每日检查骨突部位皮肤情况,保持床单清洁干燥。营养摄入应保证每日每公斤体重1.2-1.5克蛋白质,补充维生素C和锌制剂促进愈合。翻身时采用30度侧卧位交替减压,使用梯形枕避免足跟受压。若创面扩大或持续不愈超过2周,应及时到伤口造口门诊进行专业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