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知道自己得了盆腔炎
盆腔炎可通过下腹疼痛、异常阴道分泌物、发热、排尿不适、月经异常等症状初步判断。盆腔炎通常由细菌感染、性传播疾病、宫腔操作、邻近器官炎症扩散、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下腹疼痛
盆腔炎患者常出现持续性下腹钝痛或坠胀感,活动或性交后疼痛可能加重。疼痛多位于耻骨上方或两侧,可能伴随腰骶部酸胀。这种疼痛通常由输卵管、卵巢等盆腔器官充血水肿及炎性渗出刺激腹膜导致。若疼痛突然加剧并伴有恶心呕吐,需警惕盆腔脓肿破裂等急症。
2、异常阴道分泌物
约半数患者会出现脓性或黄绿色阴道分泌物,量明显增多且伴有异味。分泌物中可能混有血丝,宫颈举痛明显。这种改变多因病原体侵袭宫颈管黏膜,导致腺体分泌亢进和炎性细胞渗出。淋病奈瑟菌感染时分泌物常呈黄绿色,衣原体感染则多为黏液脓性。
3、发热
急性盆腔炎患者可能出现38℃以上发热,伴寒战、头痛等全身症状。体温波动与炎症程度相关,严重感染可出现持续高热。发热源于病原体释放内毒素激活体温调节中枢,同时炎性介质如白细胞介素-1也会引起发热反应。若体温超过39℃且伴随意识改变,提示可能出现败血症。
4、排尿不适
部分患者会出现尿频、尿急、排尿灼痛等膀胱刺激症状。这是由于炎症累及膀胱周围组织或合并尿路感染所致。严重时可能出现排尿困难或血尿。需注意与单纯尿路感染鉴别,盆腔炎患者的尿常规检查可能仅显示轻微异常。
5、月经异常
可能出现经期延长、经量增多、非经期出血等改变。炎症影响卵巢功能会导致月经紊乱,子宫内膜充血则易引起异常出血。慢性盆腔炎患者常见月经淋漓不尽,而急性发作期可能出现突发性大量阴道出血。
怀疑盆腔炎时应避免性生活,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及时更换。饮食上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如鸡蛋、鱼肉、西蓝花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采取半卧位促进炎性分泌物引流。所有疑似症状出现后应尽快至妇科就诊,通过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测、超声等明确诊断。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慢性患者可配合局部热敷缓解疼痛,但禁止自行冲洗阴道或滥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