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引起的中耳炎该怎么治疗
感冒引起的中耳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鼻腔减充血剂、镇痛退热药、鼓膜穿刺术、日常护理等方式治疗。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免疫力下降、感冒迁延不愈、鼻腔炎症扩散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
细菌性中耳炎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适用于链球菌感染,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对流感嗜血杆菌有效,左氧氟沙星滴耳液可直接作用于外耳道炎症。使用抗生素需完成全程治疗,避免耐药性产生。
2、鼻腔减充血剂
盐酸赛洛唑啉鼻喷雾剂、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等可缓解鼻塞,改善咽鼓管通气功能。这类药物能收缩鼻腔血管,减少黏膜水肿,促进中耳积液排出。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长期使用可能引发药物性鼻炎。
3、镇痛退热药
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混悬液可缓解耳痛和发热症状。对乙酰氨基酚片适用于轻度疼痛,布洛芬混悬液兼具抗炎作用。儿童用药需根据体重调整剂量,避免与含相同成分的感冒药叠加使用。
4、鼓膜穿刺术
对于积液严重或反复发作的中耳炎,可能需行鼓膜穿刺术排出积液。该操作在门诊局麻下完成,通过穿刺鼓膜引流可迅速缓解耳闷胀感,术后需保持耳道干燥,配合抗生素预防感染。
5、日常护理
擤鼻涕时应单侧交替进行,避免用力过猛导致病原体逆流。哺乳期婴儿喂奶后需竖抱拍嗝,防止奶液经咽鼓管进入中耳。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接触二手烟,感冒期间不宜乘坐飞机或潜水。
治疗期间应避免用力擤鼻、游泳等可能加重病情的行为。饮食宜清淡,多摄入维生素C丰富的柑橘类水果和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有助于黏膜修复。若出现高热不退、剧烈耳痛或听力明显下降,需及时复诊评估是否并发乳突炎等严重并发症。儿童患者家长需注意观察夜间哭闹、抓耳等异常行为,定期随访至听力完全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