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如何能预防宝宝吐奶

1367次浏览

预防宝宝吐奶可通过调整喂养姿势、控制奶量、拍嗝、避免过度活动和选择合适奶嘴等方式实现。吐奶多与婴儿胃肠发育不完善有关,多数属于生理现象,少数需警惕病理性反流。

1、调整喂养姿势

喂奶时保持宝宝头部高于腹部,采用半直立姿势,母乳喂养时让宝宝完全含住乳晕。奶瓶喂养时确保奶嘴充满奶液,避免吸入空气。喂奶后维持竖抱姿势15-20分钟,利用重力作用减少奶液反流。

2、控制奶量

按宝宝月龄调整单次喂养量,新生儿每次30-60毫升,2个月后逐渐增至90-120毫升。避免过度喂养,可增加喂养频次但减少单次量。观察宝宝停止吸吮、扭头或闭口等饱腹信号时及时停止喂奶。

3、有效拍嗝

喂养中途及结束后竖抱宝宝,手掌呈空心状由下至上轻拍背部,持续5-10分钟。可采用坐位拍嗝法,让宝宝坐在家长腿上,一手扶住下巴,另一手轻拍背部。拍出嗝声后继续维持竖姿片刻。

4、减少腹部压力

喂奶前后1小时内避免换尿布、洗澡等大幅动作。选择宽松衣物,纸尿裤不宜过紧。玩耍时避免挤压腹部,哭闹时先安抚再喂奶。病理性吐奶可能伴随拒食、体重不增等症状,需就医排除幽门狭窄等疾病。

5、器具选择

奶嘴孔洞大小需匹配月龄,流速以每秒1滴为宜。防胀气奶瓶可减少空气吸入,倾斜式奶瓶设计能保持奶液充盈奶嘴。母乳妈妈需避免进食辛辣、产气食物,奶粉喂养可按医嘱尝试部分水解配方奶粉。

日常需记录吐奶频率、量和性状,生理性吐奶通常为少量白色奶液,若出现喷射性呕吐、黄绿色呕吐物或伴随哭闹不安需及时就诊。随着宝宝胃肠功能成熟,多数吐奶现象在6个月后逐渐改善,添加辅食后可进一步缓解。家长应保持喂养环境安静,避免分散注意力导致的吞咽不协调,哺乳后30分钟内避免平躺,可将婴儿床头部垫高15度角。

相关推荐

柑橘多酚的功效与作用
柑橘多酚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血脂、保护心血管和增强免疫力等功效。柑橘多酚是从柑橘类水果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酚酸类等化合物。
13岁男孩乳房有硬块是怎么回事
13岁男孩乳房有硬块可能是青春期男性乳房发育症的表现,通常与激素水平变化、肥胖、药物影响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癌症病人吃什么水果
癌症患者可以适量食用苹果、蓝莓、猕猴桃、橙子、香蕉等水果,有助于补充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但需根据治疗阶段及个体情况调整,避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引发不适。
骨折移位与错位区别
骨折移位与错位是骨折后骨块位置异常的两种表现,移位指骨折端沿轴线方向分离或重叠,错位则指骨折端发生成角、旋转或侧方偏离。
10岁孩子荨麻疹怎么办
10岁孩子荨麻疹可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冷敷止痒、外用炉甘石洗剂、口服氯雷他定糖浆、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方式治疗。荨麻疹通常由食物过敏、药物过敏、感染、物理刺激、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