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状态和焦虑症的区别是什么
焦虑状态和焦虑症的区别在于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及对生活功能的影响。焦虑状态通常是短期、适度的情绪反应,而焦虑症是持续存在的病理性焦虑,伴有显著功能损害。
焦虑状态多由特定压力事件触发,如考试、面试或人际冲突,情绪波动与事件关联明确,压力解除后症状可自行缓解。生理表现可能包括心跳加快、出汗或短暂失眠,但日常工作和社交能力基本不受影响。这种状态属于人体正常的应激反应机制,无须医疗干预,通过自我调节如深呼吸、适度运动或倾诉即可改善。
焦虑症的核心特征是持续超过6个月的过度担忧,且与现实威胁不成比例。患者可能出现广泛性焦虑、惊恐发作或特定恐惧症状,伴随心悸、颤抖、胃肠功能紊乱等躯体症状。疾病状态下,患者常因回避社交场合或反复就医导致职业和人际关系受损。诊断需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律失常等器质性疾病,治疗需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和药物如盐酸帕罗西汀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抑郁药物。
建议存在持续焦虑症状者尽早就医评估,避免自行使用镇静类药物。日常可保持规律作息,减少咖啡因摄入,练习正念冥想有助于情绪调节。若出现自杀倾向或严重躯体症状,须立即前往精神心理科急诊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