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病毒是如何引起的
疱疹病毒主要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2型感染引起,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母婴垂直传播或共用物品间接接触。病毒潜伏于神经节,免疫力下降时可激活复发。
单纯疱疹病毒1型主要通过口腔分泌物或皮肤黏膜破损处接触传播,常见于儿童期感染,表现为口唇疱疹。病毒沿三叉神经轴突逆行至三叉神经节潜伏,当发热、疲劳或紫外线照射时,病毒可重新激活并沿神经下行至皮肤引发水疱。单纯疱疹病毒2型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病毒潜伏于骶神经节,生殖器疱疹复发多与月经周期、精神压力相关。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受者,病毒激活概率显著增加,可能出现广泛皮肤黏膜损害甚至脑炎。新生儿经产道感染可发生播散性疱疹,累及肝、肺等器官。
预防疱疹病毒感染需避免接触患者皮损部位,不共用毛巾餐具等个人物品,性行为使用避孕套。感染者应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抓挠防止继发感染。规律作息、均衡营养有助于维持免疫力,减少复发频率。出现高热、疱疹面积扩散或眼部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孕妇及免疫缺陷者需特别警惕重症风险。日常可适量补充赖氨酸,限制精氨酸含量高的坚果巧克力等食物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