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化疗有哪些
直肠癌化疗药物主要有奥沙利铂注射液、卡培他滨片、伊立替康注射液、氟尿嘧啶注射液、雷替曲塞注射液等。化疗方案需根据患者分期、耐受性及基因检测结果个体化制定。
1、奥沙利铂注射液
奥沙利铂注射液属于铂类抗肿瘤药,通过形成DNA加合物抑制肿瘤细胞复制。适用于转移性直肠癌的联合化疗,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周围神经病变和骨髓抑制。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常规和神经功能,避免接触冷刺激。
2、卡培他滨片
卡培他滨片为口服氟尿嘧啶前体药物,在肿瘤组织内转化为活性成分干扰DNA合成。多用于辅助化疗或联合方案,主要副作用有手足综合征和腹泻。服药期间应保持皮肤湿润,出现严重腹泻需及时就医。
3、伊立替康注射液
伊立替康注射液是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可导致DNA单链断裂。常用于二线治疗,可能引发迟发性腹泻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用药后需密切观察排便情况,必要时使用洛哌丁胺控制腹泻。
4、氟尿嘧啶注射液
氟尿嘧啶注射液通过抑制胸苷酸合成酶阻断肿瘤增殖,是基础化疗药物之一。需持续静脉输注,可能出现口腔黏膜炎和骨髓抑制。治疗期间应加强口腔护理,定期检查血象。
5、雷替曲塞注射液
雷替曲塞注射液为胸苷酸合成酶特异性抑制剂,适用于氟尿嘧啶治疗失败的患者。主要毒性反应包括皮疹和转氨酶升高。用药前需评估肝功能,避免与其他肝毒性药物联用。
直肠癌化疗期间应保持高蛋白、高热量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缓解神经毒性,避免生冷食物预防口腔溃疡。治疗间歇期可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增强体质,但出现骨髓抑制时需减少外出预防感染。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肿瘤标志物,严格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若出现持续发热、严重腹泻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