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怎么分级和高危的区别

心血管内科编辑 健康解读者
0次浏览

高血压的分级依据诊室测量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数值,分为1级、2级和3级,高危则指合并心血管疾病或靶器官损害等危险因素。高血压分级标准主要有收缩压140-159毫米汞柱或舒张压90-99毫米汞柱为1级,收缩压160-179毫米汞柱或舒张压100-109毫米汞柱为2级,收缩压≥18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110毫米汞柱为3级。高危人群包括合并糖尿病、慢性肾病、左心室肥厚或既往心脑血管事件的患者。

1级高血压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仅通过体检发现血压升高,此时需改善生活方式如低盐饮食和规律运动。2级高血压可能出现头痛、眩晕等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联合使用降压药物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或缬沙坦胶囊。3级高血压常伴随视物模糊、胸痛等严重表现,需紧急就医控制血压,避免脑出血或心力衰竭等并发症。高危患者无论血压分级均需严格管理,例如合并糖尿病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并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片保护肾功能。

高血压患者日常需限制钠盐摄入至每日5克以下,增加富含钾的香蕉、菠菜等食物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避免熬夜和情绪激动。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变化趋势,服药期间不可自行调整剂量。若出现血压波动超过20毫米汞柱或持续高于180/120毫米汞柱,应立即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