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发烧有什么危害
月经期发烧可能与免疫力下降、感染等因素有关,可能加重身体不适或提示潜在疾病,需警惕盆腔炎、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
月经期体内激素变化可能导致体温调节功能暂时性紊乱,部分女性会出现低热现象,通常体温不超过38摄氏度,伴随轻微乏力或头痛。这种生理性发热一般无须特殊处理,注意休息和保暖即可缓解。
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持续超过24小时,需考虑病理性因素。生殖系统感染如盆腔炎可能引起下腹坠痛伴随高热,泌尿系统感染可能出现尿频尿急与发热并存。严重感染未及时控制可能引发败血症,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子宫内膜异位症急性发作时也可能出现周期性发热伴剧烈痛经。
月经期出现发热应保持外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并勤换卫生巾。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内裤,避免穿紧身裤增加局部温度。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适量补充温热的红糖姜茶或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橙子等水果。监测体温变化,若高热不退或出现寒战、意识模糊等症状须立即就医,避免自行服用退烧药掩盖病情。经期结束后建议进行妇科检查排除慢性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