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耳洞长脓包要挤吗
打耳洞后长脓包不建议自行挤压。脓包可能是局部感染或炎症反应的表现,正确处理需结合脓液性质和皮肤状态判断。
打耳洞后出现脓包通常与细菌感染有关。耳垂或耳廓皮肤破损后,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可能侵入创口,引发局部化脓性炎症。早期表现为红肿热痛,随后形成黄色或白色脓液积聚。此时挤压可能导致细菌扩散,加重感染范围,甚至引起耳廓软骨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若脓包体积较小且无剧烈疼痛,可先用碘伏消毒后观察。部分轻微感染通过每日2-3次消毒会自行消退。但若伴随发热、脓液呈黄绿色或出现搏动性疼痛,则需专业医疗处理。医生可能在无菌条件下切开引流,并配合口服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控制感染。
日常护理需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避免触碰污水或化妆品。佩戴耳钉应选择医用钢或纯金材质,定期旋转防止粘连。消毒时使用医用酒精或碘伏棉签,从创口中心向外螺旋式擦拭。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摄入。若3日内症状未缓解或持续恶化,须立即至皮肤科或耳鼻喉科就诊,防止感染扩散导致耳廓畸形等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