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局麻并发症的原因
口腔局麻并发症可能由药物过敏、注射技术不当、血管损伤、神经损伤、局部感染等原因引起。需根据具体表现采取针对性处理,必要时及时就医。
1、药物过敏
局麻药物如利多卡因、阿替卡因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红疹、喉头水肿甚至过敏性休克。过敏体质患者术前应详细告知医生药物过敏史,必要时进行皮试。出现过敏症状需立即停用药物,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抗过敏治疗。
2、注射技术不当
注射角度过深或速度过快可能导致药物误入血管、肌肉或神经周围间隙。操作时需准确定位进针点,缓慢推注药物。若发生血肿可局部冷敷,使用云南白药气雾剂缓解肿胀。
3、血管损伤
针头刺破血管会引起局部出血或血肿,常见于富含血管的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注射后立即压迫止血,血肿较大时可配合迈之灵片促进吸收,避免热敷加重出血。
4、神经损伤
针尖直接创伤或药物浸润可能造成暂时性神经麻痹,表现为嘴唇麻木、味觉异常。多数在1-8周自行恢复,严重者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营养神经。
5、局部感染
消毒不严格或术后护理不当可能导致注射部位感染,出现红肿热痛。需加强口腔清洁,必要时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治疗。
进行口腔局麻后应避免立即进食过硬过烫食物,24小时内禁止刷牙漱口以防创口出血。观察是否有持续疼痛、肿胀加重等异常情况,出现严重过敏反应或神经症状超过1个月未恢复时需复诊。日常注意口腔卫生维护,定期检查牙齿可降低麻醉操作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