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疹的症状怎么治疗
药物疹可通过停用致敏药物、局部用药、系统用药、物理治疗、中医治疗等方式治疗。药物疹通常由药物过敏反应引起,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水疱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发热或黏膜损害。
1、停用致敏药物
立即停用可疑致敏药物是治疗药物疹的首要措施。患者需记录近期用药史,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及中草药。常见致敏药物包括青霉素类抗生素、别嘌呤醇片、卡马西平片等。若必须继续治疗原发病,医生会更换化学结构无交叉过敏的替代药物。
2、局部用药
轻中度药物疹可使用炉甘石洗剂外涂缓解瘙痒,渗出明显时用硼酸溶液湿敷。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可减轻炎症反应,继发感染时需联合莫匹罗星软膏。局部治疗需避开眼周及黏膜部位,每日清洁患处后薄层涂抹。
3、系统用药
中重度患者需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抑制过敏反应,泛发皮损者短期服用醋酸泼尼松片。出现发热或血象异常时可能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严重大疱性药物疹需住院使用人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同时预防电解质紊乱。
4、物理治疗
冷敷可缓解急性期灼热感,使用4-6层纱布浸冷藏生理盐水敷于患处,每次不超过15分钟。窄谱中波紫外线疗法适用于慢性苔藓样药疹,需在专业设备下控制照射剂量。光疗期间须停用光敏性药物并加强皮肤保湿。
5、中医治疗
风热证可用消风散加减,湿热证选龙胆泻肝汤,血热证宜犀角地黄汤。外治以清热解毒为原则,马齿苋煎汤冷湿敷或三黄洗剂外搽。中药治疗需辨证施治,避免使用含致敏成分的药材如蜈蚣、全蝎等。
药物疹患者治疗期间应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搔抓导致继发感染。饮食宜清淡,忌食海鲜、辛辣刺激食物及含酒精饮料。恢复期每日观察皮损变化,记录新发皮疹或黏膜损害情况。所有药物使用须严格遵医嘱,不得自行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出现呼吸困难、眼睑肿胀等全身过敏反应时需立即急诊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