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皮炎怎么治疗
水母皮炎可通过冲洗伤口、局部用药、口服药物、冷敷镇痛、预防感染等方式治疗。水母皮炎通常由水母触须释放的刺丝囊毒素引起,通常表现为皮肤红肿、灼痛、瘙痒等症状。
1、冲洗伤口
被水母蜇伤后应立即用海水或食醋冲洗伤口,避免用淡水冲洗以免加速刺丝囊释放毒素。持续冲洗10-15分钟可有效清除残留触须和毒素。若现场条件有限,可用毛巾蘸取消毒液轻柔擦拭患处。
2、局部用药
可遵医嘱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炉甘石洗剂等外用药物缓解炎症反应。对于严重瘙痒症状,可局部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进行表面麻醉。使用前需清洁消毒皮肤,每日涂抹2-3次直至症状缓解。
3、口服药物
出现全身过敏反应时可口服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疼痛明显者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若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就医注射肾上腺素。
4、冷敷镇痛
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患处15-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冷敷。冷敷能收缩血管减轻肿胀,降低神经末梢敏感度缓解疼痛。注意避免冻伤,皮肤破损处需先覆盖无菌纱布再冷敷。
5、预防感染
伤口破溃后需每日用碘伏消毒,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细菌感染。保持创面干燥清洁,避免搔抓导致二次损伤。如出现化脓、发热等感染征象,应及时就医进行抗感染治疗。
水母皮炎恢复期间应避免食用海鲜等易致敏食物,多摄入维生素C含量高的新鲜水果帮助皮肤修复。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48小时内避免患处接触热水。游泳时尽量穿着防护服,远离水母密集海域。若出现胸闷、头晕等全身症状需立即急诊处理,过敏体质患者应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