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乳糖不受耐怎么办
宝宝乳糖不耐受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乳糖酶、选择低乳糖配方奶、少量多次喂养、就医治疗等方式改善。乳糖不耐受通常由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继发性肠道损伤、早产儿发育不全、基因突变、胃肠感染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母乳喂养的婴儿可继续哺乳,但母亲需减少乳制品摄入。已添加辅食的宝宝应避免含乳糖的食品如普通奶粉、奶酪等,可选择无乳糖的米糊、蔬菜泥等。饮食调整需循序渐进,避免突然改变导致营养失衡。
2、补充乳糖酶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糖酶滴剂如康丽赋乳糖酶滴剂、儿歌乳糖酶等,直接加入母乳或配方奶中分解乳糖。需注意不同品牌酶活性差异,开封后需冷藏保存。使用前需摇匀,避免与高温液体混合。
3、低乳糖配方奶
可选择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或无乳糖配方奶替代普通奶粉,如雀巢蔼儿舒、美赞臣安儿宝等。转奶时需按1/4、1/2、3/4比例逐步替换,观察是否出现腹胀、腹泻加重等情况。特殊配方奶使用不宜超过6个月。
4、少量多次喂养
将单次喂奶量减少20%-30%,增加每日喂养次数至8-10次。少量乳糖更易被残余酶分解,减轻肠道负担。喂奶后竖抱拍嗝15分钟,避免吞入空气加重腹胀。夜间可适当延长间隔,保证肠道休息。
5、就医治疗
若出现血便、持续呕吐、体重不增等严重症状,需及时就诊。医生可能开具蒙脱石散如思密达、益生菌如培菲康等药物。继发性乳糖不耐受需治疗原发病,如轮状病毒感染需用补液盐预防脱水。
日常需记录宝宝大便次数、性状及喂养反应,避免腹部受凉。哺乳期母亲应保持饮食清淡,适当补充钙剂。辅食添加优先选择强化铁米粉、蒸熟的苹果泥等低敏食物。若症状持续2周无改善或伴随发热、嗜睡等表现,须立即就医评估是否存在牛奶蛋白过敏等合并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