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突炎是什么疾病
棘突炎是指脊柱棘突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属于脊柱退行性病变或劳损性疾病,常见于长期姿势不良、过度劳累或外伤后。
1、解剖基础
脊柱棘突是椎骨后方的骨性突起,周围附着韧带和肌肉。当这些软组织因反复牵拉或急性损伤出现充血水肿时,可能引发局部疼痛和压痛,形成棘突炎。好发于颈椎和腰椎等活动度较大的节段。
2、常见诱因
长期伏案工作、重体力劳动等慢性劳损是主要诱因,急性扭伤或撞击也可能导致。骨质疏松患者因骨强度下降更易发生。部分患者与脊柱小关节紊乱、椎间盘退变等脊柱疾病相关。
3、典型症状
表现为特定棘突部位的局限性压痛,触摸时可触及硬结。转颈、弯腰时疼痛加重,可能向肩背或臀部放射。急性期可见局部轻度肿胀,慢性期可能出现晨僵现象。
4、诊断方法
主要通过体格检查定位压痛点和影像学排除骨折、肿瘤等病变。X线可观察骨质变化,MRI能显示软组织炎症。需与强直性脊柱炎、脊柱结核等疾病鉴别。
5、治疗措施
急性期采用休息、冰敷和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症状。慢性期可通过热敷、超声波等物理治疗改善血液循环。顽固性病例可考虑局部封闭注射治疗。
预防棘突炎需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长时间维持固定姿势。建议每工作1小时活动脊柱5分钟,加强腰背肌锻炼如小燕飞动作。睡眠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搬运重物时注意用腿部发力。若疼痛持续超过2周或伴随下肢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排除其他脊柱病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