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放射性皮炎症状
慢性放射性皮炎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萎缩及溃疡等症状,通常由长期接触电离辐射引起。
1、皮肤干燥
皮肤干燥是慢性放射性皮炎的早期表现,由于辐射损伤导致皮脂腺和汗腺功能减退,皮肤屏障受损。患者可能出现脱屑、紧绷感,严重时伴随皲裂。日常需使用无刺激性保湿剂如凡士林,避免过度清洁。
2、色素沉着
辐射区域常出现褐色或灰黑色色素沉着,与黑色素细胞异常活化有关。多发生于多次低剂量辐射暴露后,可能伴随皮肤纹理改变。需严格防晒,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氢醌乳膏等外用药物。
3、毛细血管扩张
真皮层微血管永久性扩张表现为网状红斑,触之易出血。这是辐射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后的代偿性改变。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可改善外观,但需在皮损稳定后实施。
4、皮肤萎缩
表皮变薄、皮下脂肪减少形成凹陷性瘢痕,触诊质地坚硬。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被辐射破坏后不可逆减少。可尝试点阵激光刺激胶原再生,重度萎缩需手术填充修复。
5、溃疡
深部组织坏死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边缘呈潜行性,基底可见坏死组织。这是辐射性血管炎导致的局部缺血性改变。需清创后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必要时行皮瓣移植术。
慢性放射性皮炎患者应避免二次辐射暴露,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溃疡面需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饮食需增加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促进组织修复,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维护皮肤健康。若出现新发皮损或原有症状加重,应及时至皮肤科或放疗科复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