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鼻黏膜出血是怎么回事
鼻炎鼻黏膜出血可能由鼻腔干燥、机械性损伤、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持鼻腔湿润、避免挖鼻、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纠正凝血功能等方式治疗。
1、鼻腔干燥
环境干燥或饮水不足可能导致鼻腔黏膜水分流失,黏膜变脆易破裂出血。表现为鼻腔前端少量渗血,无其他伴随症状。建议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湿润鼻腔,室内放置加湿器维持湿度,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避免用力擤鼻或使用刺激性鼻喷剂。
2、机械性损伤
频繁挖鼻、暴力擤鼻或鼻腔异物可能直接损伤鼻黏膜血管。常见于儿童群体,出血量较多且突发,可能伴有鼻腔疼痛。家长需帮助儿童戒除挖鼻习惯,擤鼻时交替按压单侧鼻孔。若出血持续,可用无菌棉球填塞前鼻孔并冷敷鼻梁。
3、过敏性鼻炎
过敏原刺激导致鼻黏膜充血水肿,反复打喷嚏使毛细血管破裂。典型症状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涕伴间断性鼻衄。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控制炎症,口服氯雷他定片缓解过敏,必要时行过敏原检测及脱敏治疗。
4、鼻窦炎
细菌感染引发鼻窦黏膜化脓性炎症,脓性分泌物腐蚀血管导致出血。多伴随黄绿色脓涕、头痛及嗅觉减退。需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抗感染,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分泌物排出。慢性病例可能需鼻内镜手术开放窦口引流。
5、凝血功能障碍
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或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会影响凝血机制,表现为反复鼻腔渗血且难以自止。需完善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检查,确诊后输注凝血因子或血小板,调整抗凝药物用量。日常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
鼻炎患者应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通风,避免接触粉尘、花粉等致敏原。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及深绿色蔬菜,有助于增强血管弹性。冬季可使用凡士林薄涂鼻腔前庭预防干裂。若单侧鼻腔反复出血或出血量较大,需及时耳鼻喉科就诊排除肿瘤性病变。日常监测血压,高血压患者需规律服药控制,因血压升高可能加重鼻出血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