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耳廓血肿
耳廓血肿是指耳廓软骨与软骨膜之间因外力或疾病导致血管破裂形成的局限性积血,常见于外伤、剧烈运动或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耳廓血肿多由直接外力撞击耳廓引起,如拳击、摔伤或运动碰撞。耳廓皮肤与软骨膜连接紧密,外力作用下血管易破裂出血,血液积聚在软骨膜与软骨之间形成血肿。早期表现为耳廓局部肿胀、疼痛、皮肤发红或发紫,触诊有波动感。若未及时处理,血肿可能机化导致耳廓增厚变形,甚至继发感染形成化脓性软骨膜炎。
部分患者因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等,轻微外力即可诱发耳廓血肿。长期使用抗凝药物也可能增加发病风险。此类患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耳部外伤。耳廓血肿需与耳廓假性囊肿鉴别,后者为无菌性积液,无外伤史且进展缓慢。
发生耳廓血肿后应避免揉搓或热敷患处,防止加重出血。急性期可用冰袋冷敷减轻肿胀,48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吸收。日常注意保护耳部,运动时佩戴防护耳罩。凝血异常者需定期监测相关指标,调整抗凝药物剂量。若血肿持续增大或伴发热、剧烈疼痛,须立即就医行穿刺抽吸或切开引流,必要时加压包扎防止复发。术后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