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皮肤瘙痒怎么治疗
孕妇皮肤瘙痒可通过保湿护理、冷敷缓解、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光疗等方式治疗。孕妇皮肤瘙痒通常由妊娠期激素变化、胆汁淤积、皮肤干燥、过敏反应、真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保湿护理
妊娠期激素变化可能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减弱,表现为干燥脱屑伴瘙痒。建议使用无香料低敏保湿霜,每日涂抹2-3次,重点护理腹部、四肢等易干燥部位。选择含神经酰胺或透明质酸的医用护肤品,避免使用含酒精或水杨酸的产品。
2、冷敷缓解
局部冷敷可暂时缓解瘙痒症状,适用于妊娠纹发痒或蚊虫叮咬引起的瘙痒。用干净毛巾包裹冰袋敷于患处5-10分钟,每日可重复3-4次。注意避免冻伤皮肤,冷敷后及时涂抹保湿剂。
3、外用药物
妊娠期胆汁淤积引起的顽固性瘙痒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外用制剂。真菌感染可使用克霉唑乳膏,每日薄涂患处1-2次。使用前需清洁皮肤,避开眼周及黏膜部位。
4、口服药物
严重瘙痒影响睡眠时,医生可能开具氯雷他定片或西替利嗪片等妊娠B级抗组胺药。胆汁酸升高者需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改善肝功能。所有口服药物必须严格遵循产科医生指导,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5、光疗
对于广泛性湿疹样皮疹,医院可开展窄谱UVB光疗,每周2-3次,通过特定波长紫外线抑制皮肤炎症反应。治疗时需遮盖腹部保护胎儿,结束后加强皮肤保湿。该疗法需由皮肤科与产科医生共同评估后实施。
孕妇日常应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过热出汗刺激皮肤。洗澡水温控制在37℃以下,减少使用碱性沐浴露。饮食上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南瓜等食物,限制辛辣刺激性食物。若瘙痒持续加重或出现黄疸、尿色加深等症状,应立即就诊排查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定期产检时主动向医生反馈皮肤状况,切勿抓挠患处导致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