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孩子大便出血怎么回事

1731次浏览

孩子大便出血可能由肛裂肠息肉、细菌性痢疾、过敏性肠炎、肠套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改善。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处理。

1、肛裂

肛裂是婴幼儿大便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多因便秘导致肛门黏膜撕裂。表现为排便时疼痛哭闹,粪便表面附着鲜红色血丝。家长需增加孩子膳食纤维摄入,如西蓝花、梨泥等,配合温水坐浴缓解症状。若持续出血,医生可能建议使用红霉素软膏或复方角菜酸酯乳膏外涂。

2、肠息肉

儿童肠息肉多为幼年性息肉,好发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典型症状为无痛性便血,血液常与粪便混合。确诊需通过肠镜检查,较小息肉可在检查时直接切除,较大息肉可能需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术后需短期流质饮食,避免剧烈运动。

3、细菌性痢疾

志贺菌感染可引起黏液脓血便,伴随发热、腹痛等症状。家长需注意孩子手部卫生,及时采集粪便样本送检。治疗常用头孢克肟颗粒、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Ⅲ等药物,严重脱水需住院输液。患病期间应给予米汤、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

4、过敏性肠炎

牛奶蛋白过敏常见于婴幼儿,表现为腹泻伴血丝便、湿疹等。家长需严格回避过敏原,母乳喂养母亲应忌口奶制品,配方奶喂养可换用深度水解蛋白奶粉。医生可能开具消旋卡多曲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调节肠道功能。

5、肠套叠

6-36个月婴幼儿高发,典型表现为阵发性哭闹、果酱样血便。该病属于急症,需立即就医进行空气灌肠复位或手术治疗。家长发现孩子出现呕吐、腹部包块等症状时,应即刻送医不得延误。术后需逐步恢复饮食,从糖盐水过渡到稀粥等流食。

日常护理中,家长应记录孩子便血的颜色、量和频次,观察是否伴随发热、呕吐等症状。保持孩子肛周清洁干燥,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霜。饮食上增加富含维生素K的菠菜、南瓜等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定期进行儿童保健体检,发现异常及时与儿科医生沟通。若便血反复出现或加重,需完善粪便常规、腹部超声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

相关推荐

青年高血压应该注意些什么
青年高血压患者需注意血压监测、生活方式调整、药物管理、心理调节及定期体检。高血压可能与遗传、不良生活习惯、肥胖等因素有关,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综合干预。
乳腺癌还没做手术前馈烂怎么办
乳腺癌未手术前出现溃烂需立即就医处理。溃烂可能由肿瘤破溃、感染或皮肤侵犯引起,需通过清创换药、抗感染治疗及肿瘤综合管理控制病情。乳腺癌病灶溃烂多见于肿瘤体积较大或侵袭性较强的类型,如炎性乳腺癌。溃烂面可能伴随渗液、出血及...
精子检测怎么做的
精子检测主要通过精液分析完成,需在专业医疗机构采集精液样本后,由实验室检测精子数量、活力、形态等指标。
吃冬笋有什么功效
冬笋具有促进消化、辅助控制体重、补充营养、改善便秘、增强免疫力等功效。冬笋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适量食用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
近视眼做手术能恢复视力吗
近视眼手术通常能恢复视力,但具体效果因人而异。近视矫正手术主要有角膜激光手术、眼内晶体植入术等方式,需根据眼部条件选择合适术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