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拔罐穴位在哪
肩周炎拔罐常用的穴位主要有肩髃、肩髎、肩贞、天宗、曲池等。拔罐可通过刺激穴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
1、肩髃
肩髃位于肩峰前下方凹陷处,属于手阳明大肠经。该穴位拔罐有助于缓解肩关节前侧疼痛和上举困难,常与肩髎配合使用。操作时需避开骨性突起,采用闪火法留罐5-10分钟,局部出现瘀斑属正常现象。皮肤破损或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
2、肩髎
肩髎在肩峰后下方凹陷中,属于手少阳三焦经。刺激此穴可改善肩关节后伸受限和夜间痛,多与天宗穴协同治疗。拔罐时注意观察皮肤反应,出现水疱需立即起罐。孕妇及高血压患者慎用。
3、肩贞
肩贞位于腋后纹头上1寸,属手太阳小肠经。该穴位拔罐对肩关节内旋障碍效果显著,常配合局部热敷增强疗效。操作时需让患者手臂自然下垂,避免过度牵拉。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负压强度。
4、天宗
天宗在肩胛冈下窝中央凹陷处,属手太阳小肠经。此穴拔罐能缓解肩胛区放射性疼痛,尤其适合长期伏案工作者。建议采用走罐法沿肩胛骨边缘移动,但骨质疏松者应减少操作时间。
5、曲池
曲池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属手阳明大肠经。虽非肩部局部穴位,但通过经络传导可调节肩周气血。此穴拔罐宜用轻刺激,配合肩部穴位能增强整体疗效。皮肤过敏者需提前测试耐受度。
肩周炎患者拔罐治疗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每周2-3次为宜。治疗期间应避免肩部受凉,可配合爬墙运动、钟摆练习等康复训练。若出现皮肤溃烂、持续疼痛加重需立即停止并就医。日常注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D,适度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肩关节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