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腰椎病症状
腰椎病症状可通过卧床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腰椎病通常由椎间盘退变、腰椎劳损、外伤、骨质疏松、腰椎感染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
急性期需严格卧床1-3天,选择硬板床平卧,避免腰部受力。可在膝下垫软枕保持腰椎生理曲度,每2小时翻身一次预防压疮。症状缓解后逐步增加活动量,避免久坐久站。
2、物理治疗
超短波治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每次15-20分钟,连续5-7天。腰椎牵引适用于椎间盘突出患者,需专业医师操作。热敷可用40℃左右热毛巾敷于腰部,每日2-3次。
3、药物治疗
塞来昔布胶囊可缓解神经根水肿,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能抑制炎症反应,甲钴胺片营养受损神经。急性疼痛期可短期使用盐酸曲马多片,但须警惕药物依赖性。
4、中医调理
针灸取肾俞、大肠俞等穴位,配合艾灸温通经络。推拿采用滚法、按法等手法松解肌肉痉挛。可服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方,肝肾亏虚型用左归丸调理。
5、手术治疗
椎间孔镜适用于单纯椎间盘突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开放手术如椎管减压融合术用于严重椎管狭窄,术后需佩戴支具3个月。
日常应保持标准体重,避免提重物及突然扭转腰部。睡眠时采用侧卧屈膝体位减轻腰椎压力,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坚持游泳、小燕飞等低冲击运动增强腰背肌力量,工作时每40分钟起身活动,注意腰部保暖防寒湿侵袭。饮食多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戒烟限酒预防骨质疏松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