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的症状及如何治疗
肠炎的症状主要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里急后重等,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补液治疗、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肠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药物刺激、自身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
1、腹痛
腹痛是肠炎最常见的症状,多表现为脐周或下腹部阵发性绞痛,排便后可能暂时缓解。轻度腹痛可通过热敷缓解,持续剧烈腹痛需警惕肠梗阻等并发症。细菌性肠炎可能伴随黏液脓血便,病毒性肠炎多为水样便。腹痛发作时应暂时禁食,避免加重肠道负担。
2、腹泻
肠炎患者每日排便次数可达10次以上,粪便性状因病因不同而异。细菌感染多导致黏液脓血便,轮状病毒感染常见蛋花汤样便。腹泻易引发脱水,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慢性腹泻超过4周需排查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
3、恶心呕吐
肠炎常伴随胃肠道逆蠕动,出现恶心呕吐症状。频繁呕吐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可短期禁食后逐步尝试清淡流食。诺如病毒感染时呕吐症状尤为突出,需注意隔离防护。呕吐物带血或咖啡样物质提示消化道出血,需立即就医。
4、发热
感染性肠炎多伴有发热,体温可达38-40℃。沙门氏菌感染可能出现稽留热,志贺菌感染常见弛张热。儿童高热易引发惊厥,可物理降温配合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持续发热超过3天需排查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5、里急后重
直肠乙状结肠受累时会产生排便不尽感,常见于细菌性痢疾。患者排便后很快又产生便意,但每次仅排出少量黏液。这种情况可遵医嘱使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配合温水坐浴缓解肛周不适。出现肠穿孔征兆需紧急手术干预。
肠炎恢复期应选择低脂低渣饮食,如米汤、藕粉、蒸苹果等,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辛辣刺激、生冷油腻食物,戒烟限酒。注意食品卫生,饭前便后规范洗手,肉类蛋类彻底煮熟。慢性肠炎患者建议定期肠镜检查,长期腹泻者需监测营养状况。出现血便、持续高热、意识模糊等危重症状时须立即急诊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