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避免小儿高热惊厥
避免小儿高热惊厥需采取综合预防措施,主要包括控制体温、及时就医、合理用药、观察症状、保持环境舒适等。
1、控制体温
当儿童出现发热时,家长需及时测量体温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可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避免过度包裹衣物,保持室内通风。
2、及时就医
6个月至5岁儿童是热性惊厥高发人群,若体温持续超过39摄氏度或发热超过24小时,家长需立即带孩子就诊。既往有惊厥史的儿童更需警惕,发热初期就应就医评估。医生可能根据情况开具地西泮栓剂等预防性药物。
3、合理用药
退热药物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避免过量或不足。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需间隔4-6小时交替使用,不可同时服用。有癫痫病史的儿童可遵医嘱预防性使用左乙拉西坦口服溶液。禁止自行使用安乃近等已被淘汰的退热药。
4、观察症状
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精神状态、肢体活动及面色变化。出现眼神呆滞、四肢僵硬、嘴唇发绀等前驱症状时立即平卧侧头,防止呕吐物窒息。记录发作持续时间,发作超过5分钟或24小时内反复发作需急诊处理。
5、保持环境舒适
维持室温22-24摄氏度,湿度50%-60%。发热期间保证每日饮水量,可适量饮用口服补液盐。选择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避免在发热时进行疫苗接种,既往有热性惊厥史的儿童接种前应咨询医生。
预防小儿高热惊厥需要家长掌握正确的体温管理方法,建立发热监测记录,了解儿童个体风险因素。日常应保证充足睡眠和均衡营养,增强抵抗力。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注意手部卫生。若儿童有热性惊厥家族史或既往发作史,建议定期进行儿科神经专科随访,必要时完善脑电图等检查。所有药物使用必须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更换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