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肛门疼怎么回事儿
儿童肛门疼痛可能由肛裂、便秘、肠道寄生虫感染、肛周脓肿、痔疮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局部护理等方式缓解。建议家长及时观察症状,必要时就医检查。
1、肛裂
肛裂是儿童肛门疼痛的常见原因,多因大便干硬导致肛管皮肤撕裂。患儿排便时会出现刀割样疼痛,粪便表面可能附着少量鲜血。家长可增加孩子膳食纤维摄入,如西蓝花、燕麦等,配合温水坐浴缓解症状。若持续不愈,需遵医嘱使用复方角菜酸酯乳膏或硝酸甘油软膏促进愈合。
2、便秘
排便困难时粪便堆积压迫直肠,可能引发肛门胀痛。儿童常因挑食、饮水不足导致便秘,表现为排便间隔超过3天、粪便呈羊粪球状。建议家长督促孩子每日饮用足够温水,适量食用火龙果、酸奶等润肠食物,必要时短期使用开塞露甘油制剂辅助排便。
3、肠道寄生虫感染
蛲虫夜间在肛周产卵可能引起肛门瘙痒和刺痛,患儿常有夜间哭闹、磨牙表现。家长需注意孩子个人卫生,勤换内裤并用沸水烫洗。确诊后需遵医嘱服用阿苯达唑颗粒进行驱虫治疗,家庭成员需同步防治。
4、肛周脓肿
细菌感染导致的肛周红肿热痛,可能伴随发热症状。婴幼儿因免疫系统未完善更易发生。初期可局部涂抹莫匹罗星软膏,若形成脓肿需外科切开引流。家长发现孩子肛门周围皮肤发红、拒按时应及时就医。
5、痔疮
儿童痔疮多与长期排便用力有关,表现为肛门坠胀或便后滴血。调整排便习惯是关键,避免久坐便盆。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太宁栓复方角菜酸酯栓,配合高锰酸钾坐浴减轻水肿。
日常护理中家长应培养儿童定时排便习惯,每日保证500-800毫升饮水量,饮食中适量添加南瓜、香蕉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让孩子长时间蹲坐玩耍,如发现肛门持续疼痛超过2天、伴随出血或发热,须立即前往小儿外科或消化科就诊。治疗期间注意保持肛周清洁干燥,便后用温水清洗替代纸巾擦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