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食物过敏的症状
宝宝食物过敏的症状主要有皮肤红疹、胃肠不适、呼吸道症状、口腔异常和全身性反应。食物过敏可能与免疫系统异常、遗传因素、食物种类、过早引入致敏食物以及肠道屏障功能不完善有关,建议家长及时识别症状并就医。
1、皮肤红疹
皮肤红疹是宝宝食物过敏最常见的表现,通常出现在面部、颈部或躯干,表现为红斑、丘疹或荨麻疹,可能伴随瘙痒。这类症状多由鸡蛋、牛奶或坚果等食物引发。家长需避免抓挠患处,可用温水清洁皮肤,并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地奈德乳膏或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症状。若红疹持续扩散或出现渗出液,应立即就医。
2、胃肠不适
宝宝食物过敏可能引发呕吐、腹泻或腹胀等胃肠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血便。牛奶蛋白、大豆或小麦是常见诱因。家长需暂停可疑食物,少量多次喂水以防脱水,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或口服补液盐Ⅲ。若腹泻超过24小时或出现精神萎靡,需紧急就医。
3、呼吸道症状
部分宝宝会出现打喷嚏、流涕或喘息等呼吸道症状,严重时可发展为喉头水肿导致呼吸困难。鱼类、贝类或花生可能诱发此类反应。家长需保持环境通风,立即停止接触过敏原,并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或沙丁胺醇气雾剂。若出现口唇青紫或呼吸急促,需呼叫急救。
4、口腔异常
食物过敏可能引起口周红肿、舌体肿胀或口腔黏膜瘙痒,常见于接触芒果、猕猴桃等水果。家长可用凉毛巾冷敷缓解肿胀,避免再次进食可疑食物,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醋酸泼尼松龙片或苯海拉明注射液。若肿胀影响吞咽或发声,需立即就医。
5、全身性反应
严重过敏反应可能导致血压下降、意识模糊等过敏性休克表现,多由坚果、海鲜或蜂产品引发。家长需立即让宝宝平卧并抬高下肢,使用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如已配备,同时联系急救。后续治疗可能涉及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或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等药物。
家长应记录宝宝饮食与症状的关联性,避免过早引入高致敏食物。哺乳期母亲需注意自身饮食对宝宝的影响。初次尝试新食物时,建议连续观察3天。确诊食物过敏后,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饮食替代方案,定期评估营养状况。日常可备抗过敏药物应急,但不可自行调整剂量。若宝宝曾发生严重过敏反应,需随身携带医疗警示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