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膜穿孔后不慎感染怎么办
耳膜穿孔后不慎感染可通过局部清洁、抗生素滴耳液、口服抗生素、鼓膜修复手术、避免进水等方式治疗。耳膜穿孔感染通常由细菌入侵、炎症扩散、外伤未愈、免疫力低下、耳道潮湿等原因引起。
1、局部清洁
使用医用棉签蘸取生理盐水轻柔清理外耳道分泌物,避免用力擦拭导致穿孔扩大。每日清洁1-2次,操作前需洗净双手。若分泌物黏稠,可先用3%过氧化氢溶液软化后再清理。
2、抗生素滴耳液
氧氟沙星滴耳液能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等常见致病菌,每日滴耳3次。使用前需将药液温热至体温,滴药后保持患耳朝上5分钟。禁用含氨基糖苷类成分的滴耳液以防耳毒性。
3、口服抗生素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对中耳炎常见病原体有广谱抗菌作用。头孢克肟分散片适用于青霉素过敏者。用药需完成整个疗程,即使症状缓解也不可擅自停药。
4、鼓膜修复手术
对于经久不愈的穿孔或反复感染者,可采用颞肌筋膜修补术。全麻下取自体组织移植修复,术后需保持耳道干燥6周。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创伤较小,恢复更快。
5、避免进水
洗浴时用防水耳塞或涂凡士林的棉球堵塞外耳道。游泳需佩戴专业防水耳塞,避免跳水等可能使水流冲击鼓膜的活动。感染期间严禁任何水上活动。
日常应保持耳道干燥通风,睡眠时患耳朝上避免压迫。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促进黏膜修复。避免用力擤鼻涕或乘坐飞机,防止气压变化加重损伤。恢复期定期复查耳内镜,观察鼓膜愈合情况。若出现剧烈疼痛、高热或眩晕等症状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