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牙有什么坏处
洗牙的常见潜在风险包括牙龈短暂出血、牙齿敏感度增加、牙釉质轻微划痕、牙龈不适及器械消毒不当导致的感染风险。
洗牙后牙龈短暂出血属于正常现象,通常与牙结石清除过程中对牙龈组织的机械刺激有关,出血量少且可在1-2天内自行停止。牙齿敏感度增加多发生在牙结石较厚的患者中,由于牙根表面暴露导致冷热刺激传导增强,敏感症状多数在1-4周逐渐缓解。超声波洁牙头可能造成牙釉质表面出现微观划痕,但现代抛光技术能有效修复大部分表面缺陷。部分人群在洗牙后会出现牙龈胀痛感,这与牙龈炎症消退过程中的组织反应相关,通常3-5日可自行消退。医疗机构若未严格执行消毒规范,存在交叉感染的可能性,选择正规口腔机构可有效规避该风险。
洗牙后建议使用软毛牙刷和抗敏感牙膏清洁牙齿,避免24小时内进食过冷过热或刺激性食物,可配合使用生理盐水漱口以促进牙龈恢复。日常应保持每日两次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清洁邻面,每6-12个月进行专业口腔检查。对于已有牙龈萎缩或牙根暴露者,可提前告知医生调整洁牙功率,洗牙后暂时避免酸性饮料摄入。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需提前评估口腔状况,必要时预防性使用抗菌漱口水。长期吸烟或饮茶人群可考虑增加至每年2-3次洁牙频次,但单次操作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