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露变黑褐色正常吗
恶露变黑褐色通常是正常的产后恢复现象,属于恶露颜色变化的自然阶段。恶露是产后子宫蜕膜脱落、血液及坏死组织排出的混合物,其颜色会经历鲜红、暗红、黑褐至淡黄色的渐变过程。
产后1-3天恶露多为鲜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液和少量蜕膜组织。4-10天逐渐转为暗红色或棕红色,此时血液比例减少,浆液成分增加。10天后可能呈现黑褐色,这是血液氧化后的正常表现,常伴有黏稠质地,说明子宫修复过程中陈旧积血正在排出。若伴随轻微血腥味但无恶臭,且总量逐日减少,则属于生理性变化。
需警惕少数异常情况:若黑褐色恶露持续超过3周未转淡,或突然重现鲜红色,可能提示宫腔残留、感染或子宫复旧不全。伴随发热、腹痛、恶露恶臭时,需考虑产褥感染。剖宫产产妇若恶露长期黑褐色且量多,需排除子宫切口愈合不良。这些情况需及时就医进行超声检查或血常规检测。
产后应注意会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1-2次,从前向后擦拭。使用透气性好的卫生巾,每2-3小时更换一次。避免盆浴和性生活至少6周。适度活动有助于恶露排出,但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观察恶露量可用卫生巾浸湿面积估算,24小时内浸透3片以上标准卫生巾属异常。饮食上多摄入含铁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橙子、猕猴桃促进铁吸收。如出现发热、恶露异味或腹痛加剧,应立即就诊妇科或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