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尿床应该看什么科
儿童尿床建议就诊小儿肾脏内科或小儿泌尿外科。儿童尿床可能与膀胱发育延迟、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心理因素、泌尿系统感染、脊柱隐裂等原因有关。
1、小儿肾脏内科
小儿肾脏内科主要排查与排尿功能相关的内分泌及肾脏问题。若儿童存在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低比重尿,或存在慢性肾脏病引起的浓缩功能障碍,该科室可通过尿常规、尿渗透压、肾功能等检查明确诊断。对于激素分泌异常的情况,可能需要使用醋酸去氨加压素片等药物调节。家长需记录患儿每日饮水量和排尿日记供医生参考。
2、小儿泌尿外科
小儿泌尿外科重点评估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和神经调控问题。通过泌尿系统超声、尿流动力学检查可发现膀胱容量过小、通尿肌过度活动等器质性病变。对于脊柱隐裂等神经源性膀胱患儿,可能需要间歇导尿配合奥昔布宁片等药物改善症状。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排尿时的异常表现,如尿流中断、排尿费力等。
3、心理行为评估
部分儿童因心理压力导致功能性遗尿,表现为日间尿频尿急但检查无器质性病变。心理科医生会评估家庭环境变迁、学业压力等诱因,采用行为疗法如夜间唤醒训练、正性强化等手段干预。家长需避免责备患儿,可配合使用遗尿报警器建立条件反射。
4、内分泌科会诊
糖尿病或尿崩症等内分泌疾病可能以多尿为主要表现,需检测血糖、血渗透压等指标。对于中枢性尿崩症患儿,可能需要鞣酸加压素注射液治疗。家长应注意患儿是否伴有多饮、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
5、神经科筛查
骶髓发育不良或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影响排尿控制,需通过腰骶部MRI、脑电图等检查排除。对于癫痫夜间发作导致的尿失禁,可能需要左乙拉西坦口服溶液等抗癫痫药物控制。家长需留意患儿是否伴有下肢感觉异常或发作性意识丧失。
家长应建立规律的饮水排尿时间表,晚餐后限制液体摄入,睡前排空膀胱。选择透气吸水的床垫保护垫,避免使用尿不湿形成依赖。记录至少一周的尿床频率和诱因,就诊时提供详细病史。注意区分原发性遗尿和继发于便秘、尿路感染等情况,观察是否伴随日间尿失禁、排尿疼痛等症状。冬季保持卧室温暖,避免寒冷刺激加重遗尿。对学龄期儿童需做好心理疏导,减轻羞耻感和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