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主要治什么病
栀子主要用于治疗热病心烦、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等疾病。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适用于肝胆湿热、心火亢盛、血热妄行等证型。
1、热病心烦
栀子能清泻心火而除烦,适用于热病邪热扰心所致的心烦郁闷、躁扰不宁。常与淡豆豉配伍组成栀子豉汤,用于治疗伤寒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现代多用于急性感染性疾病伴发的神经精神症状,如流行性感冒、肺炎等出现高热烦躁时,可配合黄连解毒汤使用。
2、湿热黄疸
栀子能清利肝胆湿热而退黄,适用于湿热蕴结肝胆所致的黄疸。常与茵陈、大黄配伍组成茵陈蒿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胆囊炎等疾病出现的目黄、身黄、小便黄。临床研究表明其有效成分栀子苷能促进胆汁分泌,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
3、血热吐衄
栀子具有凉血止血作用,适用于血热妄行所致的吐血、衄血、尿血等出血症。常与白茅根、生地黄等同用,治疗肺结核咯血、胃溃疡出血、鼻出血等。其止血机制与所含京尼平苷能收缩毛细血管、促进血小板聚集有关。
4、目赤肿痛
栀子能清肝明目,适用于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羞明多泪。常与菊花、决明子配伍,治疗急性结膜炎、角膜炎等眼病。现代药理学证实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眼部常见致病菌有抑制作用。
5、火毒疮疡
栀子能清热解毒,适用于热毒壅盛所致的疮疡肿毒。可单用研末调敷或与金银花、连翘配伍内服,治疗疖肿、丹毒、带状疱疹等皮肤感染性疾病。其抗炎作用与抑制前列腺素E2、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性介质释放相关。
使用栀子时需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引起轻度腹泻。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湿热体质者可日常用栀子3-5克泡水代茶饮,配合适量运动促进代谢。出现严重黄疸或持续发热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