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折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腰椎骨折的护理方法主要有卧床制动、疼痛管理、预防并发症、康复训练、心理支持等。
1、卧床制动
腰椎骨折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使用硬板床保持脊柱中立位,避免翻身或坐起。可配合医用腰围固定,减少椎体受力。卧床时间根据骨折类型和程度决定,稳定性骨折通常需要4-6周,不稳定性骨折可能延长至8-12周。期间禁止负重活动,排便排尿需在床上完成。
2、疼痛管理
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洛索洛芬钠片缓解炎症性疼痛,严重者可短期使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配合冰敷减轻局部肿胀,48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需定期评估疼痛程度和药物不良反应。
3、预防并发症
每2小时轴向翻身一次预防压疮,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进行深呼吸训练和有效咳嗽,预防坠积性肺炎。每日按摩下肢肌肉并做踝泵运动,降低深静脉血栓风险。摄入高纤维食物和充足水分,必要时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预防便秘。
4、康复训练
骨折稳定后逐步开始康复锻炼,早期进行双下肢直腿抬高、膝关节屈伸等非负重训练。6周后可佩戴支具进行床边坐立训练,8周后尝试站立平衡练习。康复过程中需定期复查X线,由康复师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避免过早负重导致二次损伤。
5、心理支持
长期卧床易引发焦虑抑郁情绪,可通过音乐疗法、正念训练等方式调节。家属应协助患者参与简单的日常活动,维持社会联系。医护人员需解释治疗进程,增强康复信心,必要时转介心理科进行专业干预。
腰椎骨折恢复期需保持均衡饮食,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等促进骨骼愈合,补充维生素D钙片增强骨密度。避免吸烟饮酒影响愈合,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荷。康复后期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逐步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定期随访监测骨折愈合情况,出现新发疼痛或活动障碍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