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治疗颈椎病动作
瑜伽可通过猫牛式、颈部侧弯式、婴儿式、眼镜蛇式、下犬式等动作缓解颈椎病症状。颈椎病通常由长期姿势不良、椎间盘退变、颈部肌肉劳损、骨质增生、外伤等因素引起。
1、猫牛式
猫牛式通过交替拱背和塌腰动作改善颈椎及胸椎灵活性。该动作能放松颈部肌肉紧张,促进椎间盘营养交换,适合长期伏案人群。练习时需保持呼吸均匀,避免快速晃动颈部。若出现手麻或头晕需立即停止。
2、颈部侧弯式
颈部侧弯式侧重拉伸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缓慢将耳朵靠向肩膀可缓解单侧肌群痉挛,改善椎动脉供血。动作需保持双肩下沉,每侧维持15秒。合并椎管狭窄者应减小幅度。
3、婴儿式
婴儿式通过前屈体位释放颈椎压力,适合急性期疼痛缓解。额头触地时能拉伸脊柱后方肌群,调节交感神经张力。膝关节不适者可在臀下垫毯子,妊娠后期避免压迫腹部。
4、眼镜蛇式
眼镜蛇式强化颈背伸肌群,矫正圆肩驼背引发的颈椎代偿。抬起上身时需保持耻骨贴地,避免腰椎代偿。椎动脉型颈椎病者抬头幅度不宜超过30度,防止眩晕发作。
5、下犬式
下犬式通过倒V字体位均衡分配脊柱压力,改善头颈部血液循环。手掌推地时注意分散腕部受力,高血压患者需控制维持时间。该动作可同步拉伸跟腱与腘绳肌。
练习瑜伽动作前应进行5分钟颈部环绕热身,动作幅度以无痛为原则。每周练习3次,每次选择3个动作循环2组。合并脊髓压迫或骨折者禁用上述动作,急性神经根水肿期建议优先接受物理治疗。日常需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枕头,每工作1小时做颈部放松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