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律过缓是什么
窦性心律过缓是指窦房结发出的电冲动频率低于每分钟60次,属于心律失常的一种表现。可能由生理性因素、药物影响或病理性原因引起。
窦性心律过缓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生理性窦性心律过缓常见于长期运动训练的运动员、睡眠状态或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的人群,心率通常维持在50-60次/分,无明显不适症状,属于正常生理现象。病理性窦性心律过缓可能与窦房结功能减退、心肌缺血、甲状腺功能减退、颅内压增高或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心率多低于50次/分,可能伴随头晕、乏力、胸闷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窦性停搏或窦房传导阻滞,严重时可导致晕厥或猝死。
诊断需结合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监测和心脏电生理检查。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方案,无症状者通常无须特殊处理,有症状者可能需要停用相关药物、治疗原发病或安装心脏起搏器。某些特殊职业如飞行员、驾驶员出现症状性窦性心律过缓时需限制工作。
对于窦性心律过缓患者,建议定期监测心率变化,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导致头晕跌倒。保持规律作息,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但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限制高脂高盐食物摄入,可适当增加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坚果等。戒烟限酒,控制咖啡因摄入。若出现明显头晕、黑朦或晕厥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用药方面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影响心率的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