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尿酮体怎么治疗
糖尿病尿酮体阳性需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主要包括胰岛素治疗、补液纠正脱水、调整降糖方案等措施。糖尿病尿酮体阳性可能与血糖控制不佳、胰岛素缺乏、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口渴、多尿、乏力等症状。
1、胰岛素治疗
对于1型糖尿病或严重胰岛素缺乏患者,需立即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常用短效胰岛素注射液如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赖脯胰岛素注射液等,通过皮下注射或静脉输注快速降低血糖。胰岛素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同时监测血糖和尿酮体变化。
2、补液治疗
尿酮体阳性常伴随脱水,需通过口服或静脉补充生理盐水、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等液体。补液量根据脱水程度调整,轻度脱水可口服补液盐散,严重脱水需静脉输注。补液过程中需监测电解质平衡,避免低钾血症等并发症。
3、调整降糖方案
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尿酮体阳性需重新评估降糖方案。可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等口服降糖药,或联合基础胰岛素如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调整方案后需密切监测血糖,避免再次出现酮症。
4、控制诱因
感染是常见诱因,需根据病原体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手术、创伤等应激状态需加强血糖监测,必要时临时改用胰岛素治疗。同时需排查其他诱因如心肌梗死、胰腺炎等。
5、饮食管理
急性期需保证足够热量摄入,避免饥饿性酮症。恢复期采用糖尿病饮食,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每日分5-6餐进食,避免血糖波动过大。可适量进食坚果、绿叶蔬菜等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
糖尿病患者出现尿酮体阳性需立即就医,避免发展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日常需规律监测血糖,出现恶心呕吐、呼吸深快等症状时及时检测尿酮体。注意足部护理预防感染,避免过度节食或擅自停用降糖药物。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评估长期血糖控制情况,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