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间骨折怎么治疗
转子间骨折可通过保守治疗、内固定手术、外固定手术、康复训练、药物治疗等方式治疗。转子间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重复应力损伤、骨肿瘤等因素引起。
1、保守治疗
适用于稳定性骨折或全身条件较差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通过牵引复位配合石膏或支具固定,需严格卧床6-8周。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对位情况,同时使用骨化三醇软胶囊、碳酸钙D3片等药物预防骨质疏松。可能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需加强护理。
2、内固定手术
动力髋螺钉或股骨近端髓内钉是常用术式,适用于大多数不稳定型骨折。手术在麻醉下进行切口复位,通过金属植入物固定骨折端。术后3天可开始床上活动,6周后逐步负重。需警惕内固定失效、感染等风险,术后需使用头孢呋辛酯片预防感染。
3、外固定手术
适用于开放性骨折或严重软组织损伤病例。在骨折远近端经皮植入固定针,体外连接支架维持稳定性。需每日消毒针道预防感染,6-12周后视愈合情况拆除。可能出现针道松动、骨折延迟愈合等问题,可配合接骨七厘片促进骨痂形成。
4、康复训练
骨折稳定后即开始渐进式功能锻炼。早期进行踝泵运动预防血栓,中期增加髋膝关节被动活动,后期逐步过渡到负重训练。需在康复师指导下使用CPM机辅助训练,配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控制疼痛。训练强度以不引起剧烈疼痛为度。
5、药物治疗
除常规镇痛消炎药外,需重视抗骨质疏松治疗。可选用阿仑膦酸钠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配合阿法骨化醇软胶囊促进钙吸收。病理性骨折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使用唑来膦酸注射液控制骨转移瘤。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
转子间骨折后需长期保持高钙饮食,每日摄入300ml牛奶及适量豆制品。康复期避免跌倒风险,建议使用助行器辅助活动。定期复查骨密度及X线片,骨质疏松患者应持续用药2年以上。注意观察患肢肿胀、疼痛变化,出现异常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