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症药物的副作用
抗抑郁症药物可能引起口干、便秘、头晕、嗜睡、体重增加等副作用,不同药物副作用存在差异。抗抑郁症药物主要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类型,具体副作用与药物种类、个体差异有关。
1、口干
口干是抗抑郁症药物常见副作用,可能与药物抑制唾液分泌有关。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盐酸帕罗西汀片、盐酸舍曲林片等可能引起口干症状。患者可适量饮水缓解不适,避免摄入咖啡因或酒精加重症状。若症状持续加重,需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
2、便秘
抗抑郁症药物可能减缓胃肠蠕动导致便秘,三环类抗抑郁药如盐酸阿米替林片更易引发该症状。患者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适量食用西蓝花、燕麦等食物,必要时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辅助排便。长期便秘需排除其他消化道疾病可能。
3、头晕
部分抗抑郁症药物可能影响血压调节或前庭功能,引发头晕症状。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硫酸苯乙肼片使用初期较易出现头晕,通常2-4周后逐渐减轻。患者起床时应缓慢改变体位,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头晕持续不缓解需复查心电图排除心律失常。
4、嗜睡
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症药物如米氮平片、曲唑酮片可能引起日间嗜睡。该症状多出现在用药初期,随治疗时间延长可能减轻。建议患者调整服药时间为晚间,避免同时使用其他中枢抑制剂。若影响日常工作生活,需咨询医生评估药物调整必要性。
5、体重增加
部分抗抑郁症药物可能通过影响代谢或食欲导致体重增加,米氮平片、阿戈美拉汀片等药物较常见。患者应定期监测体重,保持适度运动,控制高热量食物摄入。体重快速增长可能增加代谢综合征风险,需及时向医生反馈调整治疗方案。
服用抗抑郁症药物期间应定期复诊监测药物反应,出现严重副作用如心律失常、肝功能异常等需立即就医。不建议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突然停药,所有用药变更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有助于减轻药物副作用,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可提高抑郁症整体疗效。若对药物副作用存在顾虑,可与主治医生充分沟通后选择更适合个体情况的药物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