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脱性骨折和骨折的区别是什么
撕脱性骨折是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区别在于发病机制和损伤范围。撕脱性骨折通常由肌腱或韧带牵拉导致骨块分离,而普通骨折多由直接外力或扭转力造成骨质断裂。
撕脱性骨折常见于关节附近,如踝关节内踝撕脱、髌骨下极撕脱等,损伤范围较小且骨块移位程度较轻。普通骨折可发生在任何骨干部位,如桡骨远端骨折、股骨颈骨折等,断裂线可能贯穿整个骨质。撕脱性骨折的愈合时间通常较短,因血供相对保留较好,而普通骨折根据严重程度可能需要更长的固定期。撕脱性骨折的治疗更强调韧带修复,普通骨折则侧重骨结构的解剖复位。影像学上撕脱性骨折可见小骨片与主骨分离,普通骨折表现为骨皮质连续性中断。
无论是撕脱性骨折还是普通骨折,均需严格制动并遵医嘱康复。早期可进行未受伤肢体的等长收缩训练,拆除固定后逐步开展关节活动度练习。饮食上增加富含钙质的乳制品、深绿色蔬菜及优质蛋白摄入,避免吸烟饮酒影响骨愈合。定期复查影像学确认愈合进度,出现异常肿胀或疼痛加剧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