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后滑囊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跟腱后滑囊炎通常由局部反复摩擦、运动损伤、穿鞋不当、炎症反应或解剖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主要表现为足跟后部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
1、局部反复摩擦
长期穿硬质鞋帮或高跟鞋可导致跟腱与鞋帮持续摩擦,刺激滑囊产生无菌性炎症。常见于运动员、舞蹈演员等需要反复踝关节活动的人群。可通过更换软底鞋、使用硅胶护垫减少摩擦。
2、运动损伤
剧烈运动中跟腱突然过度拉伸可能导致滑囊急性损伤,如篮球起跳落地时足跟撞击地面。多伴随局部淤血、压痛。急性期需停止运动并冰敷,慢性期可进行跟腱拉伸训练。
3、穿鞋不当
鞋帮过紧或鞋跟设计不合理会持续压迫跟腱区域,导致滑囊机械性损伤。建议选择足跟处有缓冲设计的运动鞋,避免穿新鞋进行长时间行走。
4、炎症反应
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等系统性疾病可能引发滑囊炎性病变。通常伴随晨僵、多关节疼痛等症状。需治疗原发病,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抗炎药物。
5、解剖结构异常
跟骨后上方骨赘Haglund畸形会机械性刺激滑囊,这种结构性改变需要通过X线确诊。严重者可能需行骨赘切除手术,术后需穿戴步行靴4-6周。
日常应注意选择后跟宽松的鞋子,运动前后充分拉伸跟腱,避免突然增加运动强度。出现持续疼痛时可尝试冷敷15分钟/次,每日2-3次。若保守治疗2周无改善或出现皮肤发红发热,建议及时至骨科就诊,可能需要超声检查评估滑囊积液情况。体重超标者需控制体重以减轻跟腱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