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群比较容易患上肺栓塞
肺栓塞高危人群主要有长期卧床者、术后患者、妊娠期女性、肥胖人群及有血栓病史者。肺栓塞是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的急症,需及时干预。
1、长期卧床者
因疾病或术后需长期卧床者,下肢静脉血流缓慢,易形成深静脉血栓。血栓脱落可随血液循环至肺动脉,引发肺栓塞。建议卧床期间定期进行踝泵运动,必要时使用弹力袜或抗凝药物预防。
2、术后患者
大型手术后患者因创伤应激、活动受限及凝血功能激活,血栓形成风险显著增加。骨科手术、腹腔手术等尤其需警惕,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是重要预防措施。
3、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子宫增大压迫下腔静脉,同时孕激素水平升高导致血液高凝状态,肺栓塞风险较非妊娠期高5倍。产后1周内风险达峰值,需注意下肢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
4、肥胖人群
体重指数超过30者,内脏脂肪压迫血管且常合并代谢异常,静脉回流受阻及炎症因子释放共同促进血栓形成。减重5%-10%可显著降低风险。
5、血栓病史者
既往有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发作史者,复发概率较高。可能与遗传性抗凝血酶缺乏、蛋白C/S缺陷等易栓症有关,需长期抗凝治疗管理。
预防肺栓塞需结合风险因素个体化干预,包括避免久坐久站、术后早期活动、控制体重、妊娠期穿戴弹力袜等。出现突发胸痛、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确诊后需规范抗凝治疗,常用药物包括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但须严格遵医嘱使用。日常可增加饮水、适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高风险人群建议定期进行下肢静脉超声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