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背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驼背可能由不良姿势、骨质疏松、脊柱侧弯、强直性脊柱炎、先天性脊柱畸形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姿势矫正、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支具固定、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1、不良姿势
长期伏案工作、低头玩手机等不良习惯会导致背部肌肉力量失衡,胸椎后凸加重形成驼背。日常需保持坐姿挺直,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进行扩胸运动和背部拉伸。游泳、瑜伽等锻炼有助于增强核心肌群。
2、骨质疏松
中老年人因骨量流失导致椎体压缩性骨折,可能引发驼背。需补充钙剂如碳酸钙D3片、维生素D如骨化三醇胶丸,配合抗骨质疏松药物阿仑膦酸钠片。日常多晒太阳,摄入牛奶等高钙食物。
3、脊柱侧弯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可能伴随驼背,与遗传和生长发育异常有关。轻度可通过施罗斯体操矫正,中度需佩戴波士顿支具,重度侧弯超过40度需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4、强直性脊柱炎
该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导致脊柱韧带骨化,早期表现为下腰背僵硬和驼背。需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疼痛,生物制剂阿达木单抗注射液控制炎症。坚持脊柱伸展运动延缓畸形。
5、先天性畸形
半椎体畸形等先天发育异常会造成结构性驼背。婴幼儿期可通过矫形石膏固定,儿童期需行半椎体切除术配合生长棒技术,成年后严重畸形需脊柱截骨矫形手术。
预防驼背需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培养正确坐姿,学生课桌椅高度应调整至双脚平放地面、眼睛与书本距离30厘米为宜。办公族可选用人体工学椅,电脑屏幕中心与视线平齐。中老年人应定期检测骨密度,每日补充800-1200毫克钙质。已出现驼背者睡眠时避免高枕头,建议使用硬板床并在腰背部垫薄枕维持生理曲度。急性疼痛期可局部热敷,但持续加重的驼背或伴随神经症状需及时就诊脊柱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