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链球菌感染怎么办
肺炎链球菌感染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对症支持、并发症预防、疫苗接种、环境隔离等方式干预。肺炎链球菌感染通常由呼吸道传播、免疫力低下、慢性基础疾病、年龄因素、密切接触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
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为首选,耐药时可选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或左氧氟沙星片。治疗需覆盖典型与非典型病原体,疗程通常持续体温正常后3-5天。严重感染需静脉给药,合并脑膜炎时需联合万古霉素。
2、对症支持
发热超过38.5℃可用对乙酰氨基酚片退热,咳嗽剧烈可短期使用右美沙芬糖浆。缺氧患者需鼻导管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超过92%,心功能不全者需限制输液速度。痰液黏稠时可配合氨溴索口服溶液祛痰。
3、并发症预防
中耳炎需耳镜检查确诊后加用滴耳液,脓胸需超声定位穿刺引流。菌血症患者应监测血培养转阴时间,心肌炎需心电图动态观察。脑膜炎患者需评估颅内压,必要时行脑脊液置换。
4、疫苗接种
23价多糖疫苗适用于2岁以上高危人群,13价结合疫苗可覆盖婴幼儿。免疫缺陷者需在脾切除术前2周接种,老年人建议每5年加强免疫。疫苗接种后仍需注意手卫生等基础防护。
5、环境隔离
患者需单间安置或床间距超过1米,接触前后需执行手卫生规范。呼吸道分泌物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探视人员应佩戴外科口罩。集体机构暴发时需暂停聚集活动,密切接触者需医学观察7天。
恢复期应保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选择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蛋奶促进组织修复,室内湿度维持在50%-60%有助于气道湿润。避免吸烟及接触冷空气,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改善肺功能。体温正常1周后可逐步恢复散步等低强度运动,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胸片观察病灶吸收情况,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