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要做尿道镜
尿道镜通常在出现血尿、排尿困难、尿道狭窄、尿道结石或尿道肿瘤等情况下需要做。尿道镜是一种用于检查尿道内部情况的医疗器械,可以帮助医生明确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血尿是尿道镜检查的常见指征之一,当尿液中出现红细胞时,可能提示尿道、膀胱或肾脏存在病变。尿道镜可以直接观察尿道黏膜是否有出血点、溃疡或肿瘤。排尿困难也是尿道镜检查的适应症,患者可能感到尿流变细、排尿费力或有尿不尽感。尿道狭窄会导致排尿困难,尿道镜可以明确狭窄的部位和程度。尿道结石患者可能出现排尿疼痛、尿流中断等症状,尿道镜可以直观地看到结石的位置和大小。尿道肿瘤虽然相对少见,但通过尿道镜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并取活检。
尿道镜检查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和过敏史。检查时患者需要取截石位,医生会使用局部麻醉药物减轻不适感。尿道镜通过尿道口进入,可以观察整个尿道的黏膜情况。检查过程中可能会感到轻微不适,但一般可以耐受。检查后患者可能会有短暂的排尿疼痛或血尿,这些症状通常会在1-2天内自行缓解。如果检查后发现异常,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尿道镜检查后需要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多喝水以促进排尿,减少尿路感染的风险。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防止检查部位出血。饮食上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出现持续血尿、发热或排尿困难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平时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尿路感染,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尿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