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床发黑是怎么回事
牙床发黑可能由外源性色素沉积、牙龈炎、牙周炎、药物因素或全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口腔清洁、药物治疗、牙周治疗等方式改善。
1、外源性色素沉积
长期吸烟、饮用咖啡或茶等深色饮品可能导致色素沉积在牙床表面。槟榔咀嚼也会造成牙龈黏膜染色。这类情况通常无疼痛感,通过超声波洁治或喷砂抛光可清除色素,日常需减少染色食物摄入并加强刷牙。
2、牙龈炎
菌斑堆积引发的牙龈炎症可能导致牙龈边缘呈现暗红色或紫黑色,常伴随刷牙出血。发病与口腔卫生不良有关,表现为牙龈肿胀、质地松软。需采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抑制菌斑,配合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必要时使用甲硝唑口颊片控制感染。
3、牙周炎
进展期牙周炎会造成牙龈萎缩、牙周袋形成,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可能导致牙龈发黑。与牙结石刺激、免疫因素相关,伴随口臭、牙齿松动。需进行龈下刮治清除牙石,辅助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严重者需牙周翻瓣手术。
4、药物因素
长期服用米诺环素、铋剂等药物可能引起牙龈色素沉着,表现为蓝黑色或灰黑色斑块。通常停药后逐渐消退,必要时可进行牙龈美学修复。使用这些药物期间应加强口腔检查。
5、全身性疾病
艾迪生病、血色病等系统性疾病可能导致牙龈广泛性色素沉着。与内分泌紊乱、铁代谢异常有关,多伴随皮肤黏膜色素增加。需治疗原发病,口腔科可进行色素激光祛除,但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建议每日使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每半年接受一次专业洁牙。出现牙龈发黑持续加重、伴随出血或疼痛时,应及时就诊口腔黏膜科或牙周科。避免自行使用美白产品刺激牙龈,吸烟者需尽早戒烟。孕妇、青少年等特殊人群出现该症状需优先排除全身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