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怎么得的
肩周炎通常由肩关节周围软组织退行性变、慢性劳损、外伤、内分泌紊乱、免疫反应异常等因素引起。肩周炎可通过热敷理疗、功能锻炼、药物治疗、封闭治疗、关节松解术等方式缓解。
1、软组织退行性变
随着年龄增长,肩关节周围肌腱、滑囊等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弹性下降易出现纤维化粘连。这种情况多表现为夜间静息痛和主动活动受限。可通过红外线照射、超声波治疗等物理疗法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2、慢性劳损
长期重复抬举动作或姿势不良会导致肩部肌肉韧带反复微损伤,常见于油漆工、教师等职业人群。典型症状包括梳头、穿衣等动作困难。建议调整工作姿势,每工作1小时做5分钟钟摆运动。
3、外伤因素
肩部骨折脱位或手术后的固定制动,可能引发关节囊挛缩粘连。这类患者往往有明确外伤史,活动时伴随关节弹响。早期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爬墙训练、滑轮牵拉等康复锻炼。
4、内分泌紊乱
糖尿病、甲状腺疾病患者因糖代谢异常影响结缔组织修复,发病率较常人高。特征为双侧对称性发病且病程迁延。需积极控制原发病,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依帕司他片等神经营养药物。
5、免疫反应异常
部分患者存在自身免疫异常,表现为关节滑膜炎症增生。这类情况常伴随晨僵现象,血液检查可见C反应蛋白升高。可考虑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配合口服洛索洛芬钠片消炎镇痛。
日常应注意避免肩部受凉,睡眠时勿压患侧。建议进行手指爬墙、毛巾拉伸等温和锻炼,疼痛急性期可短期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或出现肌肉萎缩,需及时就诊评估是否需要关节镜微创手术。饮食上适当增加深海鱼类摄入,其富含的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




